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
实验预期结果 |
||||
| 预期结果序号 |
子代表现型 |
||||
| 甲的+乙的蛋白质 |
1 |
与甲种一致 |
|||
| 2 |
与乙种一致 |
||||
| 乙的+甲的蛋白质 |
3 |
与甲种一致 |
|||
| 4 |
与乙种一致
|
右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某生物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只发生在a时间区段 |
| B.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a.b.c.d时间区段 |
| C.c区段的生命活动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原理 |
| D.一个AaBbCc的初级精母细胞最多可以形成8种类型的精子 |
右图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
| 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 |
| 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始终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
| D.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物质 |
下列关于一些辅助诊断疾病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化学试剂 |
诊断疾病 |
检测原理 |
检测对象 |
| A |
基因探针 |
甲型H1N1流感 |
分子杂交 |
血液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 |
| B |
斐林试剂 |
糖尿病 |
与还原性糖的显色反应 |
尿液葡萄糖 |
| C |
单克隆抗体 |
肺结核 |
与抗原基因特异性结合 |
肺炎双球菌 |
| D |
双缩脲试剂 |
肾炎 |
与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
尿液蛋白质 |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但进行蛋白质合成![]() |
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
C.衰老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是理想条件),实验以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 温度(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 0 |
3.25 |
3.75 |
3.50 |
3.00 |
| 黑暗下释放CO2(mg/h) |
0.5 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00 |
下列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 的最适温度是30℃。 |
|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 D.每天交替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值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的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