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氨气通入稀硫酸溶液中 NH3+H+ = NH4+ |
| B.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CO2+CO32-+H2O =" 2" HCO3- |
| C.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反应 Al3++3AlO2-+6H2O = 4Al(OH)3↓ |
| 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2OH-=3Cl-+ClO-+H2O |
科技工作者提出用铝粉处理含亚硝酸盐废水的思路:调节亚硝酸盐废水酸碱性,使其pH>12,然后加入适量的铝粉、搅拌,生成可进入大气循环的气体,从而实现预期目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处理过程中,pH减小 |
| B.废水处理中,亚硝酸盐被还原 |
| C.废水处理时铝单质转化为AlO2- |
| D.铝粉颗粒大小影响废水处理的速率 |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Z同主族,Y和W同主族,原子半径X小于Y,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
| B.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nY>HnW |
| C.Y和X、Z和X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
|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W>rZ>rY>rX |
固体X中可能含有MgCl2、Na2CO3、K2SO3、KAl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1可能为SO2和CO2的混合物 |
| B.沉淀3可能为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 |
| C.沉淀4可能为BaCO3、BaSO3或二者混合物 |
| D.固体粉末X中一定有Na2CO3,可能有KAlO2 |
下图装置用于气体的干燥、收集和尾气吸收,其中X、Y、Z对应都正确的是
| X |
Y |
Z |
|
| A |
无水硫酸铜 |
氯气 |
饱和食盐水 |
| B |
碱石灰 |
氨气 |
水 |
| C |
氯化钙 |
二氧化硫 |
氢氧化钠 |
| D |
氯化钙 |
一氧化氮 |
氢氧化钠 |
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W、X不可能是
| 选项 |
W |
X |
| A |
盐酸 |
Na2CO3溶液 |
| B |
Cl2 |
Fe |
| C |
CO2 |
Ca(OH)2溶液 |
| D |
NaOH溶液 |
AlCl3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