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杭州(30°N,120°E)和甲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完成:

(1)这一天杭州的昼长为     小时;甲地的昼长为     小时;两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为    小时;两地的时差为     小时。
(2)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3)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4)该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北京 B.海口
C.新加坡 D.悉尼
科目 地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问题(箭头表示太阳光线,C点经度为30°E,虚线表示回归线或极圈)。(每空1分,共10分)

(1)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日期为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经度,纬度,株洲市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
(3)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三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是
(4)图中B地时日落, C地昼长比A地昼长长小时。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0分)

(1)写出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CFHG
(2)通过(甲、乙、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株洲市湘江河水的蒸发主要参与了水循环;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属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3)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怎么施加影响?举三例。如:
地表径流:
降水:
蒸发:

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气候。
(2)H为带,而同纬度的E却为带。
(3)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规律,它的形成是以为基础的。
(4)C—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规律,它的形成是以为基础的,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2012年8月8日,台风“海葵”在浙江省象山县登陆,台风登陆时浙江地区出现了12级至14级大风,出现了暴雨或大暴雨。截止8月10日,台风造成全市11个县区受灾,受灾乡镇达136个,受灾总人口143.2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1.9亿元。
材料二:右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

(1)台风“海葵”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A、甲 B、乙 C、丙D、丁
(2)在8月7日,浙江东部大部地区盛行西北风,则说明台风“海葵”的中心位于浙江省()
A、东部 B、北部 C、南部 D、西部
(3)从气压分布状况看,图中①、②、③、④、⑤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气压最低的是。此时图中②地吹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4)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5)简述图中⑤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
(6)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学生丙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图。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作用所形成的。
(4)丁同学说:“我见到了百舸争流、江海相连的美景。”该同学见到的可能是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