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 )
A.17世纪初期 | B.18世纪中期 |
C.19世纪中期 | D.20世纪初期 |
《汉书·元帝纪》载:“三月壬戌,日有蚀之。诏曰:‘朕战战栗栗,夙夜思过失,不敢荒宁。惟阴阳不调,未烛其咎。’”材料中的思想被称为()
A.大一统 | B.天人感应 | C.罢黜百家 | D.表彰六经 |
先秦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培养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
B.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
C.人皆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 |
D.无论性善性恶都主张应该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
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人民起义不断 |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
C.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 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不是军队总司令 |
B.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
C.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联邦法院大法官 |
D.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任期四年 |
下列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
② 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
③ 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