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咸丰、同治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辨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该诗揭露了的夷场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7年8月9日《申报》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事,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
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D.《春秋》是共产党主办的报刊

从近代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到近代最有影响的报纸《申报》的诞生,再到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举行,可以看出上海是

A.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目标 B.引领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
C.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中心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人’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抚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辛亥革命中
D.义和团运动中

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
C.英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多国参与了条约的签订
D.列强互相承认了在华利益,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更为可取的方面”包括

A.涉外机构 B.军队建设 C.政治制度 D.文化教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