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这样描写:“他反复地呼吁对于他所领导的政府的同情、财政资助和国际上的承认……他明白地翘首海外,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其中“他所领导的政府”应该是
| A.清政府 | B.南京临时政府 | C.北京政府 | D.南京国民政府 |
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了革命,临时政府成立,它宣布实行大赦,允许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等,并准备实行宪政改革,将战争进行下去。这些措施( )
| A.没有解决最核心的问题 | B.使美国最终参加了一战 |
| C.满足了人民的迫切愿望 | D.推动了护法运动的开展 |
巴黎公社的机关报《公报》在1871年3月20日的社论中说:“巴黎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了解到: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必须立即履行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据此可知( )
| A.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 |
| B.巴黎公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政权 |
| C.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
| D.巴黎公社政权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 |
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立宪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部宪法是( )
|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 C.《德意志帝国宪法》 | D.法国1875年宪法 |
美国制宪过程中,北方认为奴隶乃是财产而不是有人格的人,南方则认为奴隶人数应被列入各州人口总数。此争论反映了南北方矛盾焦点集中于( )
| A.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
| B.国会席位的分配问题 |
| C.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 |
| D.联邦权力与州权划分 |
在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英国面临分裂危机前夕,白金汉宫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虽然赞成苏格兰继续留在联合王国,但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英国女王不关心国家事务 |
| B.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国王统而不治 |
| C.即使苏格兰独立,女王仍是苏格兰元首 |
| D.女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无足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