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 15 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请协助完成“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 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 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
试管号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
准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2.0
 
 
 
 
 
 
麦芽糖含量(mg)
0
0.2
0.6
1.0
1.4
1.6
2.0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步骤二:制备酶液。
―→―→
步骤三: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少量的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
步骤五:                                                                
结果分析:将A试管中颜色与第①步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分析上述步骤回答:
(1)步骤一的2~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分别是             (单位mL)。
(2)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表示某种高等生物(含2对染色体)的几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__(动物或植物)的细胞分裂。A图表示_____________时期,此细胞称为____________细胞。此细胞中有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条染色单体。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图细胞分裂一次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个,DNA分子____个。
(2)B图表示的是_________期,此细胞中含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______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细胞。
(3)C图表示_________期,此细胞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染色体数有_____条, DNA有___个。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则分裂结束后的子细胞是_________细胞。

右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请根据图回答:

(1)此图是表示细胞有丝分裂期的示意图。
(2)图中有    条染色体,    个DNA分子。
(3)此图的下一个时期细胞中应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期;
(4)此细胞在分裂前含有染色体条。
(5)请填写下列标号对应的名称:
[2][4]
(6)在右边方框内画出该细胞后期图示。

Ⅰ.右图表示动物细胞周期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内填标号):

(1)在B时期主要发生的变化是
(2)中心体复制与中心体分开分别发生在[ ]和[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主要发生在[ ]和[ ]过程中。
(3)若该图为人的细胞周期,人的体细胞中含46条染色体,则在C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
Ⅱ.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之一,是用药物抑制     的合成,从而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如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则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阻断在    期。

为探究植物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速度的影响,请你参与设
计如下的实验与分析。
(一)实验材料:燕麦胚芽鞘若干、琼脂块若干、生长素溶液等,可按需增加器
材物品。
(二)实验步骤:
(1)配置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2)将燕麦胚芽鞘顶端去除。
(3)

(4)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的对照组是
(三)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你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并将预测的结果用曲线图表示。
(2)以生长素作用的原理解释你对实验结果的预测。

某种植物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红果(R)对黄果(r)为不完全显

性,圆果(E)对扁果(e)为显性。现以一株表现型为高茎红果圆果植株为父
本,表现型矮茎黄果扁果植株为母本杂交,得两种表现型的子一代。再让子一
代继续与表现型矮茎黄果扁果植株杂交,得子二代。其遗传图解如下:
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如下表:

表一
表现型
高茎圆果
高茎扁果
矮茎圆果
矮茎扁果
分离比
4
1
1
4
表二
表现型
高茎粉红果
高茎黄果
矮茎粉红果
矮茎黄果
分离比
1
3
1
3


(1)母本植株上结出果实的颜色是
(2)从表一的性状分离结果可以推断控制茎的高矮与果实颜色性状的两对基因位
对常染色体上。表二显示可以推断控制茎的高矮与果实颜色性状的
两对基因之间符合定律,F2中基因R与r之为
F1的基因型图示是
父本的基因型图示是
(3)若F1自交,则F2表现型为高茎扁果的几率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