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2月,国务院全文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社会各界人士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和教育部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
①民主决策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参政议政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③我国公民有强烈的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和意识
④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8月28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语办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决赛在京落下帷幕,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参与决赛阶段的角逐。“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文化强。”当今全球的“汉语热”是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密不可分。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②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10年5月17日闭幕的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总成交额达到1084.34亿,文博会在推动出口和交易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这说明

A.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B.文化能够推动经济发展
C.文化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推动经济发展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现在的动车组不一样了,它普遍采用
动力分散技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装置,因此跑得又快又稳。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漫画《鲜花》的哲学寓意是()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C.意识活动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作为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三天小长假,人们纷纷外出祭祀、扫墓、踏青,回答下列各题。
清明期间,文明祭扫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一些地方倡导文明新风,推出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社区公祭、居家祭扫等“低碳”祭扫方式,给清明增添了不少清新气息。可见()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传统文化总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融入新的内容
③传统文化顺应社会变迁才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④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清明文化也具有包容性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传统祭扫风俗,既会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也与文明、“低碳”的现代生活方式不断契合。而今,不少市民祭扫只准备捧一束鲜花、栽下一棵树,而不像往年放一挂鞭炮、烧一堆纸钱。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行动的变化折射出人们观念的变化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③认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同步改变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