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一位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下列事件不能印证以上观点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阅读下图,两图所示历史事件()

A.都兴兵于广东,定都于南京
B.都有科学的革命纲领指导
C.均担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使命
D.均以推翻清王朝统治为目标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