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14—15题。

图中所示区域的数字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

A.①一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C.④一山歌阵阵采茶忙 D.⑥一甜菜收获榨糖忙

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碱化普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示意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2示意2000年以来我国耕地减少因素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图1图2
结合两图说明导致2001—2003年耕地迅速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为

A.灾害损失 B.生态退耕 C.农业结构调整 D.建设用地增加

结合图二说明对农业用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因素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生态退耕”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可能影响是
①有利于保持水土②降水量明显减少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促进水循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世界胡杨广泛生长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源污染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次生盐碱化⑤荒漠化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长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却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的97%的市场需求。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矿开采业属于

A.市场指向性 B.原料指向性 C.技术指向性 D.动力指向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大规模开采
B.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此生盐渍化
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水质不好,最好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回答问题。

项目
资本投入量
人力投入量
自然资源效率
资本效率
人力效率
化肥量(千克/公顷)
劳动力(劳动日/公顷)
粮食/耕地(千克/公顷)
粮食/化肥(千克/千克)
粮食/劳动日(千克/日)
全国平均
264.53
199.5
4377
16.55
21.94
西北省份
197.25
213.5
2833
15.75
13.86
西南省份
186.60
312.3
3979
21.44
12.69
东南省份
317.18
169.4
5665
18.61
36.56
东北和新疆
235.65
119.4
4908
21.78
42.25

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A.西北省份 B.西南省份
C.东南省份 D.东北和新疆

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A.农业生产落后 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C.机械化水平高 D.气候条件优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