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自2004年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以来,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至2008年止,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23.11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与1952年比增长了164.6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12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2.7%,与1952年比增长了55.9倍。
材料二:随着经济的发展,福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对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的帮扶,目前已建立了包括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
材料三:受国际市场影响,出口受阻,行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但伴随着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实施,福建省农村消费品市场建设步伐加快,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流通和农民需求的有机对接,消化了产品过剩产能,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拓展了空间。
材料四:近年来,福建把新农村建设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相对落后,农民持续增收能力较弱等问题还亟待解决。
(1)运用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的知识简要回答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联系。简莓如何处理女子提高发展效率,促进社会公平的关系,
(2)阅读材料三,简要说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
(3)结合材料四,针对目前农村存在问题,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三条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用文化生活《我们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上述时代精神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原因。并据此分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联系。

发展中印两国关系一直是我国和印度双方的共同意愿。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一直是两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11日,中印文化艺术界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两国学者共同研讨“谭云山现象”,并展望未来文化交流前景。谭云山是一名杰出的中印友好使者。1928年,他接受印度诗圣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国际大学任教,从此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并潜心研究佛学和印度文化。1937年,谭云山创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数十年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为传播中印文化付出毕生精力,他本人也被誉为“现代玄奘”。
材料二 2011年9月22日温总理出席“中印青年传统文化交流大舞台”活动发表讲话指出,中印文化交流从传统文化入手很有意义。中国的太极拳、书法、茶艺和印度的瑜伽、音乐、舞蹈是两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尽管文化形态各异,但都蕴涵自然、和谐、包容之美。希望两国交流切磋传统文化同时,能够领悟和传承其精神内涵,不断推陈出新,成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朋友。
简述“谭云山现象”的文化价值。并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在推动中印文化交流中所持态度。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涵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某校高二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收集到关于民生问题的如下资料:
文化建设关乎民生幸福,正在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将以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技术、服务平台为支撑、以福建省数字图书馆为中心,形成辐射全省的数字资源共享网络。2015年建成时,通过这一网络平台,人们除了可以阅读福建馆300多万册、国家图书馆超过2700万册的古今中外藏书,还可以领略国家图书馆35635件甲骨文、15000件敦煌遗书等数字资源镜像。还通过数字信息接入系统和大英图书馆、哈佛图书馆等世界一流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这一平台还将提供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网络信息采集等服务,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资源信息也将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向全国推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建设数字资源共享网络的意义。

材料一: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行政,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粗暴执法、渎职失职和执法腐败等行为。
材料二为打破传统选举模式中候选人“神不可知、威不可测”的不合理局面,南京16名在职市管副职官员电视直播演讲答辩,公开PK,竞争劳动局、药监局,旅游局、机关事务管理局4个局长职位。此举在南京是第一次,在全国也很少见。这一“让大多数人来选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过程,被专家称之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堪称中国民主政治的试点。”电视PK后的第二天,在南京市委常委会上经过票决完成三进二,接着再由中共南京市委全体会议投票表决,选出每个岗位的惟一候选人,并提交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任命。并且未参加过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的所有提名人还要通过一个法律知识考试。如果这个考试通不过,则无法被提交人大常委会表决。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专家评价此举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堪称中国民主政治的试点”的。
(2)材料二中四位新任局长的任命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