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 A.①②④ | B.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④⑤ |
“且夫齐楚之事,又焉足道乎!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经营乎其内。”这段文字有可能出自()
| A.《诗经》 | B.离骚 | C.宋词 | D.汉赋 |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宋人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年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由此可推知苏格拉底和孔子、朱熹、王阳明思想的相通之处在于探讨()
| A.人类的普遍道德标准问题 |
| B.抽象意义上的哲学理论问题 |
| C.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问题 |
| D.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 |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其主旨意在突出微观研究领域的特殊性。这一论断与下列哪一思想主张相似()
| A.道法自然 | B.法天而治 |
| C.心外无理 | D.理生万物 |
《春秋繁露》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这一学说()
| A.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
| B.重视探求自然规律 |
| C.旨在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
| D.蕴涵朴素的唯物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