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④ | B.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④⑤ |
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 |
加强中央集权 |
B. |
维护国家一统 |
C. |
调整民族关系 |
D. |
规范文书体例 |
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 )
A. |
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 |
B. |
金朝财政负担沉重 |
C. |
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
D.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 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 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有( )
①纸张的普遍使用
②门阀士族的推动
③北人的大量南迁
④儒家思想的影响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史记》注最有影响的是“三家注”,即南朝裴驷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今有学者认为,除“三家注”外,还应有第四家注,即考古学家的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
《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 |
B. |
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 |
C. |
文献必须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 |
D. |
考古资料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 |
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
A. |
青铜器的普遍使用 |
B. |
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 |
C. |
分封制的日趋完善 |
D. |
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