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完成1~2题。
图示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
A.20ºN附近 | B.25ºN附近 |
C.30ºN附近 | D.35ºN附近 |
我国东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地区( )
A.白昼时间短 | B.云雨天气多 |
C.地势低平 | D.洋流影响大 |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据图,完成题。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现状是()
(注:横坐标为“近二十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模式变化图”,左纵坐标为“GDP/万亿元”,右纵坐标为“能源消费量/亿吨标准煤”)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核电为主 |
B.我国能源生产单位能耗低,利用率高 |
C.我国能源生产主要在西部和北部,消费主要在东南部 |
D.我国四大工业区的能源生产量大,但消费量更大 |
结合右图分析能源消费与GDP 的增长特点是()
A.单位GDP 能源消费2002 年最低 | B.能源消费量2007 年开始下降 |
C.能源消费与GDP 的年均增速相同 | D.单位GDP 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
能源与GDP 增长的关系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 增长 |
B.GDP 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
C.GDP 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 高速增长的需要 |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治理年。人口性别比指的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1998年—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据此完成题。迁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50%以上的年龄段()
A.10岁~20岁 | B.30岁~52岁 |
C.23岁~65岁 | D.28岁~60岁 |
上海市是劳务输入较大的地区之一,人口迁入对上海的影响()
A.造成人才流失 | B.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
C.造成失业人数增多 | D.利于城市化建设 |
读下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它表示的是排除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后的大陆自然带分布状况。读图回答题。AB沿线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 B.光照 |
C.水分 | D.地形 |
图中北半球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东部比西部的纬度位置低些,原因主要是( )
A.大陆西部受到寒流影响 | B.大陆西部受到地势影响 |
C.大陆东部受到暖流影响 | D.大陆东部受到寒流影响 |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2月4日至7日的天气情况。(气温为白天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单位:℃)。完成题。
日期 |
2月4日 |
2月5日 |
2月6日 |
2月7日 |
天气 |
多云 |
雨夹雪 |
阴转多云 |
晴 |
气温 |
3 -3 |
2 -1 |
0 -7 |
0 -6 |
此表反映了“雪后寒”现象,“雪后寒”的主要原因是()
①“雪后”受冷气团控制
②“雪后”太阳辐射明显减弱
③ 积雪的反射作用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
④“雪后”积雪融化要放出热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月7日,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高压 | B.低压 | C.冷锋 | D.暖锋 |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相对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题。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降水 | B.湖泊水 | C.地下水 | D.冰川积雪融水 |
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A.西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华北地区 | D.东南地区 |
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 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
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 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