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诗人的文学创作天赋 | B.唐朝经济的高度繁荣 |
C.唐朝时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 D.唐朝封建统治者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
1871年4-5月的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居的工人居住;对贫困的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等。这些措施有利于()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 B.切断临时政府的财政支持 |
C.维护劳动者利益 |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
“它直接向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挑战,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还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它)在19世纪中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在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它”是指()
A.人文主义 | B.社会主义 | C.民族主义 | D.殖民主义 |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张謇曾于某年自撰嵌字春联:“民时夏正月,国运汉元年。”据此可以断定()
A.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 B.“实业救国”思潮萌发 |
C.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 | D.国民革命运动正在兴起 |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设立“制钱局”,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发行了大量的不同规格的货币。在发行的货币中(如图),所用文字涉及到“國”字的,均以“囯”代替(以“王”取代“或”)。对于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定都之初,洪秀全十分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
B.说明天国的领导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深刻 |
C.掌握金融权有利于巩固新生的农民政权 |
D.利用发行天国的货币从经济上沉重打击了清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