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材料一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一一费孝通
材料二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一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中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一《新华网》
材料四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胡锦涛用八个字来描述和谐世界的美好图景一一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
一一《半月谈》2008年第15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下大同”主要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理想追求?这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哪一革命纲领相似?
(2)材料二体现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试分析这对当时社会变革的意义。
(3)材料四中胡锦涛主席参加亚非峰会应该是他参加哪次会议的50周年庆祝活动?列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华民国30年12月9日,民国政府发布一文告,全文如下: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1)中华民国政府的这一文告是在什么形势下发布的?
(2)概括文告的核心内容。你如何认识这一文告?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世纪,西方国家国王要征税,必须征得纳税人的同意。而同意的前提是国王的征税要求须符合纳税人的利益和需要。教、俗贵族或议会控制了税权,对王权形成制约。
在中国古代,人们无不认为纳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政府的职责是征税,臣民的任务是纳税,各安其业,各守其位,各尽其责。税民从来计较于征税的频率、税率的高低和税额的大小,却从没将税权执掌作为问题提出来。
—— 顾銮斋《中世纪的西方国王为何无法凌驾于法律之上?》
(1)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中世纪西方不同的税权观。
(2)以英国为例,概括并依据具体史实说明西方税权观对近代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节选)
(1)列举商鞅“惩奸宄”“务耕织”“尚军功”“孥贫怠”的具体措施(4分,各举一例即可)。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对“商鞅之法”的评价。

《世界大历史》是萨克雷等美国学者集体编著的历史巨著,显示了美国学界对世界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材料一全书分为五卷。其总目录是
第一卷文艺复兴至16世纪
第二卷 1571——1689年
第三卷 1689——1799
第四卷 1799——1900
第五卷 1900至反恐战争
材料二每卷罗列各时期的重大事件。第三卷《1689——1799》的目录是
第一章俄国彼得大帝改革 1689——1725
第二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1——1714
第三章不列颠第一帝国 1701——1761
第四章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 1740——1763
第五章启蒙运动约1750年
第六章农业革命约1750年
第七章美国革命 1763——1783
第八章南太平洋的开辟 1760——1790
第九章第一次工业革命约1760——1780
第十章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和现代保守主义的基础 1770——1796
第十一章大西洋黑奴贸易约1730——1807
第十二章法国大革命 1789——1799
材料三每章分为五个栏目。第五卷第八章《冷战时期》的目录是
[概述]
[专家点评]
[① ]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尼基塔·赫鲁晓夫
[②]
甲 “铁幕演说”
乙 “欧洲复兴计划”
丙 《第二次哈瓦那独立宣言》
[论著选粹]
【史论】
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
——【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大历史》的编撰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并分析说明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
(3)依据材料三,为①②两个栏目命名。从甲、乙、丙中任选一项说明其如何体现本卷主题。
(4)《世界大历史》是否会按照【史论】对20世纪的预判来写作第五卷,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7年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期间,举办社学,要求有关人员“务遵本院原定教条尽心训导,视童蒙如己子,以启迪为家事,不但训饬其子弟,亦复化喻其父兄;不但勤劳于诗礼章句之间,尤在致力于德行心术之本;务使礼让日新,风俗日美,庶不负有司作兴之意,与士民趋向之心”。
——引自 《王守仁全集》卷二
材料二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该报“取《大学·新民》之意,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以药治之,务采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为智事之本源”。
—— 梁启超《新民丛报宗旨》
(1)归纳社学的职责。
(2)指出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的目的及其积极意义。
(3)王守仁办学与梁启超办报在宣传内容上有何不同?解释其原因。
(4)从王守仁办学与梁启超办报的历史活动中,受到哪些启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