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对【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 |
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
C.“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
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 |
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
的情态。对【耍孩儿】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琶琵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
下列对【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夕阳”一句,看似乎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 |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 的孤 ![]() |
D.“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
“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下列不属此类的一项是: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小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这首小诗中作者突出了白梅的哪些主要特征?
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踏莎行
(宋)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有人认为上阕最后两句是全词的着力之笔,也是将咏物、拟人、托寓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工巧之笔,请就这一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两句感情内涵丰富,你认为这两句中蕴含有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春夕酒醒
皮日休
四弦才罢醉蛮奴, 酃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 一枝寒泪作珊瑚。
注:①皮日休:晚唐诗人,半生坎坷。本诗为其中年所作。②酃醁(línɡ lù):美酒名。本诗前两句有何作用?
三四句运用的哪些手法,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小题。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①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②,留教视草③,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①范停:即范昂,滁州通判,将赴京城临安。悴,副职。辛弃疾当时任滁州知州。②承明:汉有承明庐,为朝官值宿之处。③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赏析“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两句的妙处。
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