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论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 )

A.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
B.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
C.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
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

1919年4月底梁启超致电外交协会:“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梁启超在这封电报中建议:请政府“严责”全权大使,一定不能在和约上签字。这表明 ( )

A.当时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妥协退让
B.梁启超已变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士
C.梁启超反对袁世凯政府的卖国外交政策
D.梁启超具有近代民族主义思想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