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同一辙——这就是一个绝对君主制的国家内部通过对政治的民主化改造来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英国革命与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大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从现代化视角看,美国革命要完成哪两个主要任务?为什么说“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
(2)材料中提到“英国革命与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里?
(3)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你同意这种评价吗?为什么?
材料一有人描述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时写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他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制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照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是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世界市场业由“看不见的手”操控着。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世界市场的基本状况。概括材料中的事实说明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初世界市场存在什么不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后是如何克服这些不足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10月21日,中俄边境小城满洲里,二道街张姓木铺。两名伐木工,风尘仆仆而来。……店主把他们安顿下来。可5天后,二人却在店内暴亡。……但人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持续6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吞噬了6万多条生命的大鼠疫正滥觞于此。这一天是宣统二年九月二十三日,西历19l0年10月25日,例来被公认为东北大鼠疫的发端。后来经考证,其实早在1910年春夏之交,俄国西伯利亚就已经发生了疫情,但西伯利亚人烟稀少,居住分散,再加上俄国方面控制严密,疫情没有扩大。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俄国把大量疑似染病的中国劳工驱逐回国。劳工们带着病毒,沿铁道一路向南。……一时“疫气蔓延,人心危惧”,有如江河决堤,不可遏止。
——2009年2期《新华文摘》
材料二 19l0年12月初,外务部右丞施肇基收到了俄日两国的照会,俄国和日本以清政府无力控制疫情为名,要求独立主持北满防疫事宜。……早年曾赴美留学的施肇基深谙国际外交,他知道答应俄日两国独立主持东北防疫的要求,无异于把东三省的主权拱手送出。……只有控制住疫情才能堵住列强之口,而且主持东北防疫的绝不能是外国人。
——2009年2期《新华文摘》
材料三日内瓦2009年11月6日电,世界卫生组织6日发布通报说,近来一些国家报告在猪、猫等动物身上检测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各国应密切关注甲型流感在动物中的传播,监测病毒可能出现的变化。
——新华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政府针对鼠疫采取的措施。导致了什么后果?在中国,鼠疫是通过哪些渠道蔓延扩散的?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日要求“独立主持北满防疫事宜”的目的。当时清政府官吏施肇基等人对此问题的认识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当今社会在应对流行性疾病时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
以新航路的开辟为起点,世界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明显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重要步骤。列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大致过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什么?(2 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的同时,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也得到发展。列举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主要表现。
(3)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浪潮,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政府在1992年、2001年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
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列宁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的?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清末崛起于无锡荣巷,民国时名震上海滩,重生在新中国,以荣毅仁为代表的荣氏家族的命运折射了三个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材料二 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材料三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请回答:⑴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能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主客观条件?
⑵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荣氏企业复苏的原因有哪些?
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荣氏企业在国内外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