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 B.维新变法时期 |
| C.辛亥革命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 |
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观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读下图,该图表明的美国国家职权的分配原则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
| A.《利维坦》 | B.《论法的精神》 | C.《百科全书》 | D.《社会契约论》 |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愿意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句话反映了人文主义者
| A.肯定现世的生活 | B.反对宗教信仰 |
| C.抨击神职人员的虚伪 | D.否定上帝的存在 |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愿意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情是出于无知”。这是一位古希腊哲人的话。这个哲人是
| A.柏拉图 | B.亚里士多德 | C.苏格拉底 | D.普罗塔戈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