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人认为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仅次于《圣经》,其原因不包括
A.它是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基础 |
B.其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各国的法律中 |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D.它为近代欧美国家法律制度影响深远 |
1911年10月13日《申报》载:“余昨日方评□□革命党之泄事失机,而昨晚得□□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该报道中的□□应是
A.南京 | B.广州 | C.武昌 | D.南昌 |
近代有人在谈到某一企业时说“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注: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该企业是
A.福州船政局 | B.轮船招商局 |
C.江南制造总局 | D.开平煤矿 |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挽救民族危机需要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
D.“伸民权”“设议院” |
中英《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清朝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
B.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下列言论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
C.“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
D.“人伦者,天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