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
A.家父掌权日益趋于巩固 |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 | 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
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A.文章作者极力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 |
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
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
阅读《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厂家数 |
开工纱锭数 |
布机数 |
|
外商企业 |
16家 |
338960锭 |
1986台 |
华商企业 |
25家 |
484192锭 |
2016台 |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大幅发展 |
B.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
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实现了与国民党再度合作 |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根本性认识 |
C.放弃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 D.调整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政策 |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次巨变”是指()
A.由闭关到开放 | B.由专制到共和 |
C.由落后到富强 | D.由愚昧到科学 |
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斗争 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④出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势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