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O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学习西方制度,变法图强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③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④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
19世纪60年代,清朝“有心改革的官员”认识到“有必要按西方方式重组军事力量”。为此他们开始( )
| A.裁撤八旗军队 | B.筹建海军 | C.组建湘军、淮军 | D.编练新军 |
恩格斯在论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恩格斯观点的是( )
| A.明确否定英国报纸对中国的歪曲 |
| B.强调中国进行的人民战争的正义性 |
| C.认为中国不应做无谓的抵抗和牺牲 |
| D.文明程度影响起义民族的抗争手段 |
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 )
|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
| B.便于传播,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
|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
|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王朝 |
有资料表明,1840—1864年,广州的港市地位步入了衰退期,1851年成为广州港发展的转折点。1853年起,广州外贸中心地位逐步被上海取代。导致这一时期广州港地位变化的事件有( )
①洋务运动的开展
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南京条约》的签订
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 D.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