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论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恩格斯观点的是( )
| A.明确否定英国报纸对中国的歪曲 |
| B.强调中国进行的人民战争的正义性 |
| C.认为中国不应做无谓的抵抗和牺牲 |
| D.文明程度影响起义民族的抗争手段 |
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
| 时间 |
标准 |
| 1900—1909年 |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
| 1910—1919年 |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
①西方文化传入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⑤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②③ |
2007年12月13 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
| C.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 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年)。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以下是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中国 |
英国 |
|||||
| 步枪 |
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
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
||||
| 火炮 |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
||||
| 火药 |
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
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
|
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郡县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科举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