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回答:
1.甲地的地理纬度为
A.23°26〃N B.66°34〃N C.22°N D.90°N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22° B.44° C.11° D.68°
7月1日,我国某校同学观测日出时和日落时,太阳分别位于观测者的
A.正东方、正西方 | B.东北方、西北方 | C.东南方、西北方 | D.东北方、西南方 |
我国某地日出为6时整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在最北端 | B.北京市昼夜平分 |
C.地球公转速![]() |
D.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某日观测记录。据此回答:
观测时![]() |
3:50 |
…… |
11:20 |
…… |
18:50 |
太阳高度 |
0゜ |
…… |
73゜26’ |
…… |
0゜ |
1.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是
A.130゜E,40゜N B.110゜E,50゜N C.115゜E,40゜N D.1l0゜E,50゜N
2.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为
A.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A.20米 B.40米 C.55米 D.110米
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