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的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O点为极值点,据此回答1—3题。若图中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则 ( )
A.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
B.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称为副高 |
C.受该天气系统控制一定寒冷干燥 |
D.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
若圆表示赤道,0点为北极点,PQ线两侧日期不同,则 ( )
A.图中P点的经度为180°,Q点的经度为0° |
B.由P到N走最近距离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 |
C.图中M、N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点 |
D.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20时 |
若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P、Q两点的纬度为15°N,则 ( )
A.H点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 |
B.从图中P点到Q点的经度大于180° |
C.北印度洋洋流海水向西流动 |
D.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春分节气在每年公历3月21日前后,秋分节气在每年公历9月23日左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古诗《春分 七绝・苏醒》中说“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引起诗中描述的天气系统是()
A.夏威夷高压 | B.热带气旋 |
C.锋面系统 | D.亚洲高压 |
有谚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秋分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海南岛 | D.准噶尔盆地 |
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灾害
基本无效的是 ()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 B.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
C.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
阅读题目回答问题: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
开心果耐旱怕涝。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这种现象表明()
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
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优质农产品 |
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下的有效手段 |
D.农业生产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 B.总生物量 |
C.地上生物量 | D.地下生物量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
C.增加自住房面积 |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 B.城市房价昂贵 |
C.人居环境恶化 | D.城区不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