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为“2008年我国人口统计表”,读表完成7—8题。
项目 |
年末数(万人) |
|
总人口 |
132 802 |
|
其 中 |
出生人口 |
1 608 |
死亡人口 |
935 |
|
城镇人口 |
60 667 |
|
乡村人口 |
72 135 |
|
男性人口 |
68 357 |
|
女性人口 |
64 445 |
|
65岁及以上人口 |
10 956 |
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 B.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 |
C.出生率高,每年都净增人口 | D.经济增长快,城市化水平高 |
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
A.环境承载力已达极限 | 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 |
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 | D.教育、医疗压力过大 |
下图中三条曲线表示某种产品在三类国家的贸易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净出口指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净进口指出口量小于进口量。读图回答以下问题。据图示信息,可分析出该产品()
A.Tl至T2阶段,其他发达国家还没有生产 |
B.T2至T4阶段,最发达国家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
C.T3至T5阶段,发展中国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
D.T4至T5阶段,三类国家的生产规模均不断缩小 |
T5以后,发展中国家集中生产该产品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劳动力工资水平 | B.提升产品质量 |
C.改善交通设施 | D.提高工业化水平 |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甲地区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千米10人,结合图示信息推断该地最适宜大规模发展()
A.谷物种植 | B.乳畜业 |
C.花卉园艺 | D.糖料作物种植 |
乙地区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 B.泥石流 |
C.沙尘暴 | D.洪涝 |
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图中甲所在大洋是()
A.太平洋 | B.大西洋 |
C.印度洋 | D.北冰洋 |
乙大陆的环境特征与纬度位置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暴雪 | B.烈风 |
C.酷寒 | D.冰原 |
一艘海轮航行到丙地时,晚霞照映船舷。此时北京可能()
A.红日东照 | B.烈日当头 |
C.太阳西挂 | D.满天星斗 |
水资源限制度是表示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适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读“2000和2010年中国水资源限制度图”回答以下问题。2000~2010年期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变化表明
A.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 | B.水量盈余地区在增加 |
C.多数省份水资源短缺 | D.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 |
下列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措施有
①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②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③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平均分布人口④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日照百分率,即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之比。下图是陕西省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形成陕西省日照百分率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 B.地形因素 |
C.气候因素 | D.植被因素 |
对图中四地日照百分率高低及其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很低,有利于落叶阔叶林的生长 |
B.②地区较低,有利于地表水土保持 |
C.③地区较高,有利于河流径流的补给 |
D.④地区很高,有利于农作物品质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