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囊藻(一种海藻)细胞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差别较大(见下图)。
(1)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Ca2+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2)若Na+能够在不消耗能量的条件下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应 该为______________。
(3)K+和Cl-能够不断进入细胞,这两种物质的转运方式应该为_______________。若海水被污染,则法囊藻对这两种离子的吸收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
(4)法囊藻细胞液中的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 。
近年来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的甲型H1N1病毒,我国参与了抗击甲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研制出甲流感的疫苗。要研制甲流感疫苗,必须知道其大分子物质,请设计实验探究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
(1)实验原理:RNA液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还需补充的两个实验原理是:
①.
②.
(2)设计一个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3)去掉病毒中某种大分子成分的简便方法是。
(4)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接种甲流感疫苗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理由:。
使小鼠吸收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氨基酸,随即测定血浆中被标记的氨基酸量,10天后测定血浆中出现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定时测定了某人空腹时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1)据图甲可知,氨基酸被利用的途径之一是。
(2)据图乙可知:
①假若此人血浆中血糖含量相对稳定,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多,此变化趋势反映了体内储藏的消耗增多,而细胞对糖的利用量(相对血浆脂肪酸的利用而言),则是(增加、减少)。
②假若此人的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体内蛋白质的变化可通过定时检测尿液中的含量来说明这种变化。建议此人摄入营养时适当增加。
下图是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这个细胞与乳酸菌最大的区别是。
(2)若这是昆虫的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中的细胞器【】 _____较多,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________多。
(3)若这是一个人体的肠腺细胞,那么与其合成功能直接相关的细胞器【】 ______的含量会多一些,该细胞器的形成与核内的 【】_______有关。
(4)若这是人体最大的细胞,则其最大的特点是在【】 _____内________分子数是肠腺细胞内的________。
(5)如果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此细胞,则只能看到结构【】。
(6)洋葱根尖生长点的间期细胞与该动物细胞相比,没有的结构是【】________。
下图表示海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两个阶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甲图为海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期,乙图为海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期。
(2)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甲图中1处的细胞最可能成为乙图中[ ]胚层的一部分,甲图中2处的细胞最可能成为乙图中[ ]胚层的一部分。
(3)如果乙图中三个胚层继续发育,除了要进行相应的细胞分裂以外,还必须经过,形成组织、器官,最后才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基因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
(4)假设海星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乙图中4处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5)在发育过程中,乙图所示胚胎的早期细胞从一个部位移到另一部位时,被移植的细胞能参与该部位将来的器官形成。但如果在晚期,将未来发育成后肢的部分移植到胚体的另一部位,发现此细胞仍发育成后肢,使动物畸形。这说明()
A.乙图所示胚胎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 B.乙图所示胚胎的晚期出现了组织器官 |
C.乙图所示胚胎已形成了三个胚层 | D.乙图所示胚胎的晚期细胞出现了分化 |
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①表示细胞,判断依据是。
(2)图中a表示, 通过MHC—Ⅱ型分子的作用,该物质暴露在细胞 膜表面。
(3)由图可知,MHC—Ⅱ型分子的化学本质是,细胞中有种细胞器参与MHC—Ⅱ分子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其中没有在图中表示出来。
(4)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侵染,(①、②)细胞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