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三粒质量相同的大豆种子,一粒在黑暗中长成豆芽甲,另两粒在光下发育成植株乙、丙。测
定甲、乙的鲜重和丙的干重,并与大豆种子比较,增加的重量分别为a、b、c,则a、b、c的主要增重因素分别为 ( )
| A.H2O;CO2;H2O和CO2; | B.CO2;H2O和CO2、H2O; |
| C.CO2;H2O;H2O和CO2; | D.H2O;H2O和CO2、CO2; |
如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关于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E的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B具有多样性
B.T2噬菌体体内主要含有B、G、E三种成分
C.G→B和E→G的场所分别是核糖体和细胞核
D.鉴定B时加甲基绿并镜检发现主要在核中呈绿色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CO2 |
| B.装置乙应在B处检测是否有酒精生成 |
| C.装置乙应让B先反应一会再连接 |
| D.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 |
下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
| 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 |
|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 |
| 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
| 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 |
下面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产生还原性氢的细胞器及氢的来源和用途比较,正确的是( )
| 选项 |
细胞器 |
来源 |
用途 |
| ① |
叶绿体 |
水的光解 |
还原五碳化合物 |
| ② |
叶绿体 |
水的光解 |
还原三碳化合物 |
| ③ |
线粒体 |
丙酮酸的分解 |
与氧结合生成水 |
| ④ |
线粒体 |
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 |
与氧结合生成水 |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 A.细胞膜中不可能含甲类化合物 |
| B.细胞核中含乙类化合物 |
| C.细胞质基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 |
| D.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