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又逢甲午。120年前的8月1日,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甲午战争,民之痛、国之殇。在甲午国耻120周年之际,某校时政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甲同学观点的合理性。(6分)
(2)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角度看,乙同学观点给找们什么启示?(6分)
(3)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谈谈你对“不惹事、不怕事”的看法。(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与韩国建交后贸易情况
材料二:中韩两国地缘接近,文化相似,文化交流在推动中韩现代友好交往和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及促进两国贫易合作等方面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中韩友好交流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从官方到民间,文化交流愈发活跃,“文化日”“文化周”“文化月”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层出不穷。“韩流”与“汉风”交相辉映,共同推动中韩文化交流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材料三:2014年7月3日,在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韩建交22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韩各领城合作取得巨大成就。中韩关系发展速度之快、领城之广、影响之深,为国际社会树立国家关系发展的典范。当前,中韩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风好正扬帆。我期待这次访问成为叙友好、话合作、谋发展、求和平的访问,让中韩友好航船高扬风帆、破浪前进。
(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并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这一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5分)
(2)简要说明材料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6分)
(3)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风好正扬帆”的认识.(4分)
近年来,M省着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走出了一条有M省特点的文化强省建设之路:通过汲取燕赵文化的精华,培育M省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铸造新时期的“M省精神”;以“善行M省”特色主题活动为载体,在全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引导人们在公共交往中乐于助人,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在家庭生活中孝老敬老,在日常生活中团结友爱,以弘扬体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体系,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为文化信息资派共享、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M省是如何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7---201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位(GDP)增速、二三产业比
注: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机构对2014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的预测,美国预计增长2.5%,西欧国家预计增长1.5%,日本预计增长1.5%,巴西、俄罗斯预计分别增长3%和2.9%。
材料二:2014年7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加快推进改革,坚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要发挥好财政金融资源效力,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不断释放消费潜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
(2)联系材料二,分析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提要求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6分)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做好文化工作,必须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并融入文化建设全过程。
材料二: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应积极发挥作用,坚持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到利义兼顾。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理解。
(2)联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企业应利义兼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