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做题(任选一道,两题都答,按第一题处理)
选做A: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能产生紫色物质,这是蛋白质的双缩反应。请根据这一反应特征,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收蛋白质。备选选材料:0.1 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O4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稀释蛋清液、唾液、蒸馏水、试管、滴管。其他材料若需自选。
实验步骤:
① 取2支试管,编号1、2。
② 在1、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蛋清液、唾液。
③
④ 观察2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
实验结果分析:由于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
选作B: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验证酶的功能特性的几组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液,对实验的处理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试管组别 |
实验处理 |
||
加入3%H2O2(mL) |
温度 |
加入试剂 |
|
试管1 |
2 |
常温 |
2滴3.5%FeCl3液 |
试管2 |
2 |
常温 |
2滴20%鲜猪肝液 |
试管3 |
2 |
常温 |
/ |
试管4 |
2 |
0℃ |
2滴20%熟猪肝液 |
试管5 |
2 |
|
|
(1)若要验证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2)在1至4号的对照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3号;在1~3号实验组中属于自变量的有 。
(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而再增设5号试管,则5号试管的实验处理方法是 ,5号试管与2号试管可作为一组对照实验,从而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
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 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 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A |
加入240 mL 的葡萄糖溶液 |
加入10 g活 性干酵母 |
①________ |
B |
加入24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
②________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C |
③________ |
④________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i代表磷酸,则B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__。
(2)E不是物质,在人和动物体内E1来自__________,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中,E2主要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生命活动。
(4)A1和A2相同吗?__________。根据你的分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
(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
(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________。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选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清除血渍 时间/min |
67 |
66 |
88 |
52 |
51 |
83 |
36 |
34 |
77 |
11 |
12 |
68 |
9 |
11 |
67 |
清除油渍 时间/min |
93 |
78 |
95 |
87 |
63 |
91 |
82 |
46 |
85 |
75 |
27 |
77 |
69 |
8 |
68 |
(1)由上表可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
(3)根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__________,可以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_________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28,他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