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过程如右图,据图回答:


(1)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原因是                    。不同生物间基因表达成功,说明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______,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生物具有____________。
(2)过程①表示的是采取            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
(3)图中③过程用人工方法,使体外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一般将受体大肠杆菌用               处理,以增大             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容易进入受体细胞。
(4)检测大肠杆菌B是否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可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理由是:                                         
(5)形成重组质粒时,先用                进行切割。酶切位点在右图         (a处还是b处),此化学键称为                        。然后用
          酶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人体体液免疫过程如右图,若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据图内容回答:

大多数抗原经过[A]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B]细胞,再呈递给[C]细胞。[C]受刺激后可形成[D]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C]形成[E]细胞,[D]的大部分能产生物质[F]。物质[F]化学本质是

图2-9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细胞某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为    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
(2)在抗体的合成加工分泌中需大量能量,主要由[ ]    提供。
(3)抗体若吸附在皮肤细胞的表面,则引起它产生的物质叫做    ,机体再次接受该类物质的刺激时会发生     

(6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写字母,在“——”上写名称。)

(1)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血液中的氧进入细胞的途径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相对稳定,请从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
。(2分)

下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的有密切关系,该过程属于免疫。
(2)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在吞噬病菌后,还能对其进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再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经增殖并分化为细胞和细胞。
(3)当病菌进入细胞内部时,则细胞可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并使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

已知甲种农作物因受到乙种昆虫危害而减产,乙种昆虫食用某种原核生物分泌的丙种蛋白质后死亡。因此,可将丙种蛋白质基因转入到甲种农作物体内,使甲种农作物获得抗乙种昆虫危害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丙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已知丙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推测出丙种蛋白质
序列,据此可利用方法合成目的基因。获得丙种蛋白质的基因还可用方法。
(2)在利用上述丙种蛋白质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常需使用
酶和酶。
(3)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甲种农作物的愈伤组织共培养,筛选出含有丙种蛋白质的愈伤组织,由该愈伤组织培养成的再生植株可抵抗的危害。
(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甲种农作物植株叶片伤口,则该植株的
种子(填“含有”或“不含”)丙种蛋白质基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