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针对当前违法犯罪分子制假手段翻新,假币种类增多的态势,中国货币当局通过技术改造,对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进行技术改进,提高其印制工艺,增加了防伪科技含量和防伪性能。同时,国务院反假币工作联席议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反假币工作的力度,坚决有力地打击各类假币违法犯罪活动。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探究一下问题:
(1) 人民币为什么能够购买商品?(4分)
(2) 国家为什么要坚决打击各类假币违法犯罪活动?(7分)
(3) 你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假币?(3分)
(4) 纸币被各国广泛使用后,人们通常就称纸币为“货币”、“钱”,人们对于金钱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3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26分)统计局初步核算,201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27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4569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7%中,有4.3个百分点是由最终消费贡献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5.5%: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30.3%,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14.2%,拉动了1.1个百分点。
一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的162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38亿美元,同比增长44%。其中,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投资分别增长了34%、99%、29%、33%和104%。
一季度,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22家,同比下降10.3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9.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其中,3月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07家,同比下降19.6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4.21亿美元,同比增长5.65%。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季度经济数据反映了我国经济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2)运用政治生活分析,如果公众对这些数据存在疑问,作为新闻发言人,你应当如何向公众说明政府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作为公众应当怎样对待政府发言人的解释?

目前中国已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期,也进入城镇化关键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去过很多中国的城市,看到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城市面貌很让人羡慕,但总感觉城市之间比较雷同,缺少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特色化的东西。”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团长克里斯蒂安·沙伊布日前在北京参加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时说。他的感触道出了中国城市化建设目前所处的困境,也引起了在场人士的共鸣。
(1)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建设特色城镇?
材料二2013年山东省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动力,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城镇布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本省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2)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二中山东省城镇化建设所遵循的原理及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据来源:根据张新照《重庆市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研究》2010年版整理)
表一 2009年重庆市农村耕地流转情况


全市
一小时经济圈
渝东北
渝东南
流转数量(万亩)
518.1
274.7
181.8
61.7
占农村承包地总面积百分比(%)
35
53.1
35.1
18.5

注:2009年重庆市土地流转率居全国第四位
表二 2009年全市农村耕地主要流转形式流转情况表

形式
转包
出租
转让
互换
入股
面积(万亩)
208.8
148.71
90.42
55.85
14.37
占比(%)
40.3
28.7
17.45
10.78
2.77

注:入股是按照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进行土地流转,是土地流转中更容易获得最大效益的形式。
(1)根据表一、表二概述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特点。
材料: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我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障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2) 结合材料,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有序流转? ( 12 分)
(3)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市政府怎样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间感情向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中日两国尤其如此。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和日本分别有92.8%和90.1%的受访者对对方国家印象不好,45.3%和28.3%的受访者认为两国关系会继续恶化。两国均有超过七成的民众认同领土争议是“妨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已影响到两国经济关系。
与此同时,认为中日关系重要的受访者也有较高比例。问及持有好印象的理由,“日本科技水平高”、“日本人工作努力认真”、“日本产品质量好”,“关心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受认识的中国人影响,包括身边留学生等从事民间交流的中国人”、“中国开始作为世界大国活跃在国际社会”,分别处于两国民众回答中的前三位。在中日关系不断降温的情况下,2013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却增长了14.37%。
(1)对中日关系,有人认为将“继续恶化”并不可收拾,有人认为不可能破裂,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你支持哪种看法,请予以论证。
(2)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请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谈谈怎样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为缓和中日关系做出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期,一些社会矛盾和不安全因素在积聚和叠加,有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化解,可能会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突发事件。但是,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一些部门和行业“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材料二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倡树“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某市成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实行公开承诺、限时办结和“超时”默认制度,推动形成了“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营造出了宽松和谐的发展软环境。
(1)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人认为,应该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弘扬“马上就办”工作作风的必要性。
(2)任何改革都会引起争议。针对材料二中的做法,有人击节叫好,认为可以集中整治庸散懒拖的不良作风;有人认为是作秀,“原本就是政府部门职责所在、分内之事,没有必要新设一个机构督促。”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