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主要表现在( )
①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②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③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 ④攻伐征战由皇帝亲自带兵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天翻地覆”的含义是( )
| A.开始战略反攻 | B.推翻国民党政权 |
| C.基本上消灭国民党主力 | D.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
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的声明指出:“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下面哪一史实可以佐证这一声明( )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
| B.国共联合赢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
| C.全民族抗战正式爆发 |
| D.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中国守军英勇抗战 |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一文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由此可见,创办该报的主要目的是( )
| A.传播商业信息 | B.报道国内外大事 |
| C.宣传政治主张 | D.娱乐大众 |
“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这段话的主旨是( )
| 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 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 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
|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孙中山认为:“若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
| 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
|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