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下图所示是我国育种学家培育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A、B、D、R四个字母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之所以不育,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F1人工诱变成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八倍体小黑麦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小麦种子在暗处萌发并生长时释放的CO2量变化。在此环境中约20d左右幼苗死亡,并且被细菌感染而腐烂。据曲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种子萌发的幼苗与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的幼苗相比,缺少的生命活动是______。
(2)在种子萌发初期CO2释放量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种子萌发6d内CO2释放量逐渐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一周后种子萌发释放的CO2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种子开始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_____,最后消耗的有机物是胚中的。
(6)幼苗死亡后,仍能测到少量CO2释放出来,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代表人体免疫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分别写出下列细胞的名称:细胞Ⅰ;细胞Ⅱ;细胞Ⅲ。
(2)图中T细胞在过程②中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是。
(3)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首先在上述细胞(填具体细胞名称)中上合成,经加工后再分泌。
(4)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发生___而脱落。
(5)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的免疫。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细胞。
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体液名称:②表示___ _;③表示__;④表示。
(2)若①表示胰岛B细胞,其分泌的_____可以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该物质的存在,可使血液中血糖浓度,与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
(3)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此时激素释放增加,最终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的形式传导,具有性,在神经元之间通过传递,具有性。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由、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五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