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灌溉农业时普遍使用的是桔棒。对这一工具制造原理的阐述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墨经》 B.《诗经》 C.《甘石星经》 D.《春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 "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 "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 "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 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 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 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 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A. 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 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 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 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 国民党"一大"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双十协定》的签订 D. 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