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的某些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一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即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1948年秋,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的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下图)。据其行程路线判断,他参加了()
A.辽沈战役 | B.平津战役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津战役 | B.淞沪会战 | C.渡江战役 | D.百团大战 |
某历史档案馆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地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导致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并存,反映了()
A.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 B.中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 |
C.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的实现 | D.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 |
中共从成立之日起就在不断成熟、与时俱进。在中共一大做出的以下决议中,事后证明错误的是()
A.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
B.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 |
C.联合第三国际 |
D.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
五四精神反映了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是()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
B.成就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C.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
D.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