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其反映的现象是

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B.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C.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老北京的象征正阳门是内城九门中最为高大、雄伟的一座城门,俗称“大前门”。近代一首竹枝词这样描述:“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戊戌变法 B.八国联军占据北京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1902年6月创办于天津的《大公报》曾经登载了这样一则征婚启示:“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对以上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近代报刊的创办反映了社会风俗的变化
B.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新妇女观逐渐被人们接受
C.时人都认识到应废除缠足、婚姻自由、提倡男女平等
D.该报刊的发行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使西方国家得出以上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论述能证明其观点的有()
①开辟了向西方学习之路,促进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
②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成为20世纪民主革命的开端
③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近代中国的首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创新时代风气
⑤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9世纪末,有人在其著作中这样写道:“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冲决君主之网罗…… 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该著作应是(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