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C.“一边倒” | D.“求同存异 |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姝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
|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
|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
| D.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中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前者的是( )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若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多个国家了。”这主要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
| B.汉字能够凝聚人心 |
|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和一定的实用性 |
早在1962年时,美国的卡逊(R. Carson)出版了《静寂的春天》 (Silent Spring)一书,书中的标题如“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叫了”、“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
|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 B.人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
| C.靠科技人类能克服它 | 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