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求同存异 |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应”的思想 |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
C.“君权神授”的思想 | D.中央集权的加强 |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他强调历史研究应()
A.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B.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以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款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欧洲并未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 |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下 |
C.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经是一个法制国家 |
D.北美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
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政府将800家公司收归国有;1947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
A.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 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 |
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 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 |
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