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关于两岸关系”时指出:“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持久的 | B.文化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
|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
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色情、淫秽、暴力书刊,毒害少年,这表明文化市场的
| A.自发性 | B.盲目性 | C.滞后性 | D.多样性 |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表现为
| A.他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相适应 | B.它能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
| C.它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 D.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②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中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③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④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图漫画“算命”反映了:
| A.传统文化阻碍现代文明 |
| B.落后文化仍然存在并污染文化环境 |
| C.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监管 |
| D.腐朽文化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透过武昌城头飘过的历史烟云,回首南湖红船起航90年来的时代变迁,我们深刻感受到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因为:
①它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各个时期的民族精神是完全一样的
③它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④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为经济建设的根本动力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