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甲、乙两元素相比较,不能验证金属性甲元素比乙元素较弱结论的实验是 ( )
|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的NaOH溶液中 |
|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足量的盐酸反应 |
|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酸溶液 |
|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反应6NO2+ 8NH3
7N2+12 H2O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
(2)已知:2SO2(g)+O2(g)
2SO3(g)ΔH=—196.6 kJ·mol-1
2NO(g)+O2(g)
2NO2(g)ΔH=—113.0 kJ·mol-1
则反应NO2(g)+SO2(g)
SO3(g)+NO(g)的ΔH=kJ·mol-1。
(3)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 Fe(OH)2+2Ni(OH)2
当电池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H1=-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
|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
|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
| 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317kJ/mol |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
|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 D.总反应为:2Li+2H2O="==" 2LiOH+H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
|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
|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
|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
|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
| C.凡是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
| D.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