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战役前夕,美军利用已经截获的日军电报密码,破获了日军进攻中途岛的全部情报,对日军的行动了如指掌。尽管在海战中日军尽其所能集中了最大兵力,占有绝对优势,但美军早有准备,最终取得了胜利。材料最能说明
A.实力对比决定战争胜负 | B.美军的情报部门比日本发达 |
C.情报有时也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 D.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
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它们()
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样 |
B.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看法一致 |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始终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该法令在农村被称为“犁棉苗法令”。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美国政府采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优化农村环境 | B.给农民提供补贴 |
C.提供就业机会 | D.提高农产品价格 |
下表是根据(美)埃尔德的《大萧条的孩子们》整编。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家庭收入的变化 |
||
社会阶级 |
1929年的收入 |
1933年的收入 |
中产阶级 |
﹩3000 |
﹩1478 |
劳动阶级 |
﹩2780 |
﹩1118 |
A.政府干预失灵B.经济危机深重
C.福利国家破产D.自然灾害频繁
进入近代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A.电影电视 | B.电报电话 |
C.报纸杂志 | D.铁路交通 |
下图为中国保存至今的最早的蒸汽机车,它于1882年开始运行,这辆机车应该运行于()
A.淞沪铁路 | B.宝成铁路 |
C.京九铁路 | D.青藏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