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A.全球史观 B.革命史观 C.唯物史观 D.现代化史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深淘滩,低作堰”是战国时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这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这项水利工程是

A.京杭大运河 B.灵渠 C.都江堰 D.井渠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鲁迅先生在《看镜有感》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这表明鲁迅主张

A.弘扬国粹,捍卫传统
B.吸收外来文化是自强自信的表现
C.对外来文化要保持高度警惕
D.接受外国东西易为异族奴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