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 、Ba2 +、Cl一、Br一、SO32一、SO42一,对该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步骤 |
操 作 |
现 象 |
(1) |
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
溶液变蓝 |
(2) |
另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
上层无色,下层呈橙红色 |
(3) |
取(2)上层溶液,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HNO3,过滤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4) |
向(3)的滤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可能含有 Cl一、 SO32一、SO42一 | B.肯定没有 Ba2 +、Cl一、Br一 |
C.不能确定 Na+ 、 SO32一、SO42一 | D.肯定有含 Na+、Br一、SO32一 |
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NH4+):③>① |
B.水电离出的c(H+):②>① |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 |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4+)>c(Cl—)>c(OH—)>c(H+)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号 |
反应物 |
产物 |
① |
KMnO4、H2O2、H2SO4 |
K2SO4、MnSO4… |
② |
Cl2、FeBr2 |
FeCl3、FeBr3 |
③ |
MnO4-… |
Cl2、Mn2+… |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2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Cl2>Fe3+>Br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16O2和1.12 L18O2均含有0.1NA个氧原子 |
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C.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大量存在:Mg2+、Fe2+、Cl—、NO—3 |
D.从C(石墨)=C(金刚石);Δ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
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
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 |
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 |
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