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
刺激 部位 |
反应 |
|||
破坏前 |
破坏后 |
|||
左后肢 |
左后肢 收缩 |
右后肢 收缩 |
左后肢 不收缩 |
右后肢 不收缩 |
右后肢 |
左后肢 收缩 |
右后肢 收缩 |
左后肢 不收缩 |
右后肢 收缩 |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
D.效应器 |
在体外培养小鼠体细胞时,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类细胞之间。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甲类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 |
B.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 |
C.丙类细胞已经进入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 |
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
在诱导离体胡萝卜韧皮部外植体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未表现的生命现象是
A.细胞全能性 | B.光能的利用 | C.ATP的再生 | D.基因重组 |
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表述,不可能发生的是
A.顶芽——分泌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 |
B.突触前神经元——分泌递质——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
C.甲状腺细胞——分泌激素——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D.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复制结果使染色体加倍 |
B.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
C.癌变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
D.细胞凋亡过程中没有基因表达 |
下列物质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有误的一组是
A.酶——催化化学反应 | B.DNA——携带遗传信息 |
C.纤维素——提供能量 | D.磷脂——构成生物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