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培育和谐文化,才能实现人内心的和谐。”这说明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
C.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
设变量△m=P/q(P为流通中货币需求量,q为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M国2013年前三季度Δm在区间(0.5,1.5)间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Δm从0.5向1变动,说明该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
B.若Δm从1向0.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好转 |
C.若Δm从0.5向1.5变动,说明该国从通货紧缩转为通货膨胀 |
D.若Δm从1向1.5变动,说明该国通货紧缩情况加剧 |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思想。下列关于新自由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A.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任何干预 |
B.它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滞胀”问题 |
C.新自由主义主张市场自由化、政府作用最小化 |
D.其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相符合 |
2013年10月1日是美国政府新一财政年度的开始,由于民主党把持的参议院和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出现严重的意见分歧,支持政府运作的财政预算未得到批准,政府拿不到办公经费,部分部门关门停摆16天。从这一事件中可知美国
①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间存在相互扯皮的弊端②行政机构所需要的经费必须要由国会批准
③民主党与共和党在阶级基础上有本质区别④两党制是不同利益集团间相互制衡的机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从哲学上讲要改革、创新,就需要
①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现有理论和制度的限制
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行动的基础
③把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相连,既有批判又有发展
④坚持辩证否定观,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雾霾现已成了网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下表为不同时代的人对自然的认识。
时代 |
主要观点 |
古代 |
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
近代 |
人类能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人类大规模地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的掠夺和攫取,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加深。 |
现代 |
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人为自然、人化自然或人生成的自然,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 |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客观性
②规律是客观的,必须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④人为的自然、人化的自然或人生成的自然源于意识的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