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6月21日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整体处于统率地位,起决定作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矛盾双方地位是不平衡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作家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体现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往往会因人而异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幸福是什么?恋爱中的人说,幸福像花儿一样;远行的人说,幸福是家人一条关爱的短信;快乐的人说,幸福尽管抓不住,摸不着,但实实在在。上述观点说明了
A.幸福的感觉多种多样,离不开物质载体 | B.价值判断因时因人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
C.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 | D.世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古代的拉帕努伊人曾在复活节岛上创造过辉煌和文明,但这种辉煌是建立在森林砍伐、土地滥用、过度渔猎基础上的。欲壑难填终于导致环境承载力的丧失。15世纪后,岛上的大棕榈树灭绝了,森林的消失导致水土流失,文明走向了终结。这个关于人类开发与生态关系的案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②自然界的物质性要求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应坚持实践的观点
A.②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我国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监测显示,2月15日,第24周太阳活动期爆发最大级别耀斑,引起了我国上空的电离层突然骚扰,导致短波信号的衰减甚至中断。有关部门提醒,应尽量避免在此期间进行对无线电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依赖性较高的活动。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人们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 ④人们能够把握事物的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