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现,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 |
B.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
D.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成形而上的理论体系 |
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 | B.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 |
C.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 | D.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 |
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
A.皇帝的秘书机构 | B.中央的派出机构 |
C.地方的自治机构 | D.朝廷的朝贡藩属 |
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禅宗是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其提及的“儒佛结婚的新学派”、“新建设之道学”是指()
A.道家学派 | B.道教 | C.理学 | D.佛教禅宗 |
唐代长安日暮即闻鼓鸣,百业歇息,开始宵禁了。而宋朝,无论是东京汴粱还是南宋的临安皆不夜禁,不但不夜禁反而通宵达旦,当时人们称娱乐场所为“瓦舍”、“瓦肆”、“瓦子”或“勾栏”,在这些娱乐场所中兴起了“市民文化”。出现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科学技术创新推广 | B.城市建设的变迁 |
C.商品经济趋向繁荣 |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
《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并且还有—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宋代通判( )
A.兼有地方行政权和垂直监察权 |
B.拥有对地方守臣的领导权和司法权 |
C.资料不可靠,通判只在唐朝存在 |
D.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