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据你推测,汉瓦上的文字的字体是
A.大篆 | B.小篆 | C.隶书 | D.楷书 |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
C.摆脱了长期以来重视阶级斗争的认识 |
D.制止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主要想说明()
A.斯大林模式完全是一种僵化的模式 |
B.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 |
C.社会主义发展没有唯一的模式,应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 |
D.中国已经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 |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1912年9月27日,《时事画报》发表了漫画《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推翻清朝统治 |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
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
D.发起国民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
陈先初先生在《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新的转变”指()
A.实践英国自由主义民主 | B.效仿法国激进主义民主 |
C.实行德国保守主义民主 | D.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