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A.《春秋》(鲁国史书) | B.《尚书》(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 |
C.《论语》 | D.《道德经》 |
明清时期的松江地区出现了“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再现说明了()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棉纺织行业出现
③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十分兴盛
④农村专业生产区域逐渐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②④ |
陆游《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再现于宋代 |
B.宋代的草市已具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
C.宋代的草市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 |
D.陆游所说的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 |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兵部 | D.门下省 |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
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
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