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称做“蚁族”。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去北京“蚁族”聚居地唐家岭实地调研,在两会上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关解决“蚁族”问题的有价值的议案、提案。目前,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唐家岭地区整体改造全面启动。这一改造工程旨在建设公租房提供给外地人口和大学毕业生。
(1)运用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为什么都致力于“蚁族“问题的解决?
材料二 河南省某村是我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该村党组织多年来始终为当地群众所拥戴。该村党组织的基本经验是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地说就是做到“四个始终”:第一,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现在全村人均收入7000多元;第二,始终关注群众素质的提高,目前全村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共137人;第三,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抓农田改造新村建设,解决就医、上学问题;第四,始终致力于建设一个好党支部,该村党员干部坚持做到带头劳动、带头吃亏、带头讲正气。
(2)该村党组织为何受到当地群众的拥戴?
(3)针对该村的基本经验,请你就如何搞好党的建设题几条建议。
某中学以“纪念学校建校60周年”为主题的艺术节日前隆重开幕。本届艺术节有“纪念建校60周年”校园歌曲大家唱、校徽设计大赛、插花艺术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还有摄影、书画大赛等一系列艺术活动。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活动全面展现了各班学生的艺术风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同学们的精神力量,凸显出该校校园文化生活的独特意味,展示了该校素质教育的成果。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学生积极参与艺术节活动的重要意义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用文化生活《我们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上述时代精神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原因。并据此分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联系。
发展中印两国关系一直是我国和印度双方的共同意愿。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一直是两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11日,中印文化艺术界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两国学者共同研讨“谭云山现象”,并展望未来文化交流前景。谭云山是一名杰出的中印友好使者。1928年,他接受印度诗圣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国际大学任教,从此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并潜心研究佛学和印度文化。1937年,谭云山创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数十年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为传播中印文化付出毕生精力,他本人也被誉为“现代玄奘”。
材料二 2011年9月22日温总理出席“中印青年传统文化交流大舞台”活动发表讲话指出,中印文化交流从传统文化入手很有意义。中国的太极拳、书法、茶艺和印度的瑜伽、音乐、舞蹈是两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尽管文化形态各异,但都蕴涵自然、和谐、包容之美。希望两国交流切磋传统文化同时,能够领悟和传承其精神内涵,不断推陈出新,成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朋友。
简述“谭云山现象”的文化价值。并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在推动中印文化交流中所持态度。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涵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某校高二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收集到关于民生问题的如下资料:
文化建设关乎民生幸福,正在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将以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技术、服务平台为支撑、以福建省数字图书馆为中心,形成辐射全省的数字资源共享网络。2015年建成时,通过这一网络平台,人们除了可以阅读福建馆300多万册、国家图书馆超过2700万册的古今中外藏书,还可以领略国家图书馆35635件甲骨文、15000件敦煌遗书等数字资源镜像。还通过数字信息接入系统和大英图书馆、哈佛图书馆等世界一流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这一平台还将提供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网络信息采集等服务,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资源信息也将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向全国推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建设数字资源共享网络的意义。